<rp id="jdd9r"></rp>

<th id="jdd9r"></th>
<li id="jdd9r"></li>
    <tbody id="jdd9r"></tbody>
    <li id="jdd9r"></li>

    
    

    <rp id="jdd9r"><object id="jdd9r"></object></rp>
        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首頁 精品資料 最新講座 傳媒知識 考研經驗 考研心路 傳媒名校
        我要投稿

        TOP

        黃家雄:以身立業 以心筑學
        2018-05-11 14:46:15 來源:湖北大學 作者:湖北大學 【 】 關注度:3014 評論:0
        分享到:
        1987年,我校成立新聞專業。1992年,黃家雄調任專業負責人,肩負專業發展管理與自身教學科研等多項工作。多年來,新聞專業逐漸發展壯大,2013年成立為新聞傳播學院,黃家雄在見證了學院發展的同時,自身教學科研水平也不斷提升。在《光明日報》《新聞界》《當代傳播》《中國廣播電視學刊》《新聞知識》《新聞戰線》《新聞前哨》等主流媒體和核心期刊發表論文60余篇,撰寫學術專著四部。先后承擔了《新時期黨報宣傳的改革與創新研究》《湖北電視文化產業品牌傳播與經營戰略研究》等多項省級課題項目研究。1975年始承擔本?平虒W任務,后為研究生開設課程,教學效果優秀。主持有《新聞采訪與新聞寫作三極教學模式研究》等教研項目。


        BE4C2FE75F822C9BF39B4FF0B59_AA279F3D_642C.png
        黃家雄教授擔任評委進行點評

        半路掌門:開辟專業道路

        1974年,黃家雄從武漢師范學院(現湖北大學)中文系畢業。此后的十余年時間,黃家雄留在湖大中文系協助教研室教寫作課。1987年,湖北大學新聞專業經教育部批準建立,并從1990年開始招收本科生。1992年,黃家雄調任新聞專業負責人。相較其他高等院校學新聞或傳播學出身的教師,黃家雄在那之前幾乎沒有接觸過新聞學的內容,可以說是半路“掌門”。

        “教師的專業發展靠的是學科基本功,要尋求鄰近學科的融合貫通!秉S家雄說,當時很多新聞學專業教師都是從其他學科——比如說中文轉行的。他的轉行還算順利,一方面從教學角度恰當的引用中文學科方面知識,突破了新聞學孤立的知識理論;另一方面從寫作上注重兩者在社會生活中內在深層的體驗,使新聞業務更加具有深度。他從文學方向研究新聞,進行多學科交叉研究,從而產生了自己學術性、標志性的論文及著作。

        1994年,黃家雄編寫的《新聞寫作結構與技巧》在新華出版社出版,此后,他又編寫了《紀事體新聞技巧五章》和《雜文創作論心稿》等兩部學術專著,同時每年他都有多篇論文在《當代傳播》《新聞知識》《新聞前哨》等新聞理論性刊物上發表。僅有本科學歷的黃家雄,就這樣憑借著自己的深入研究和學術造詣,相繼被學校聘上副教授、教授職稱,并逐步奠定了他在新聞業務領域的學術地位。

        以身作則:打造辦學風向

        “新聞辦學是一個適應性的系統工程”,這是黃家雄的工作理念。他認為,新聞學作為一個年輕的學科,要積極順應媒體生態環境和市場環境變化,做好辦學方案調整,才能不斷打造出專業特色,在學科建設中立于不敗之地。

        這種理念在培養方案的不斷修訂中得到了體現。從最初以報紙的采寫編評課程為主體,到逐漸拓展至廣播電視、廣告、文學、市場營銷等多個學科體系,新聞學重點學科的學科教學框架被不斷完善。1998年新聞學碩士點申報成立后,黃家雄除了給自己的學生教授《新聞寫作研究》《新聞評論研究》等課程外,還會要求他們擴展知識面,廣泛學習哲學、經濟、社會、歷史文化等各個方面的知識。黃家雄說,任何知識都是立體的、有框架的,理論上的任何一個缺陷都會使得知識體系無法很好的構筑。

        “大學學習除了基礎理論知識外,社會實踐也很重要。新聞專業作為應用型學科,更要注重在理論體系建構和專業實踐結合上下功夫!秉S家雄說,社會實踐作為理論框架的補充,要求學生要具有較強的動手能力,不僅要靠內在的新聞素養,還要鍛煉出一張嘴巴、一支筆,培養一種對社會生活的深刻體驗。為此,黃家雄還專門給學生們成立了一些研究小組,在探討學術問題之余,把社會調查內容也納入其中,作為培養方案中實習實踐的補充。

        針對自己系主任的工作,黃家雄同樣以身作則。他始終保持著“每天都有事”的工作狀態,在系里有人把他稱為“和事佬”,他則覺得要保證著專業的正常運轉,個人利益是可以放在第二位的,因為只有教師心安了,教學工作才能做好。他說:“教學班子是一個整體,團結很重要,要懂得謙讓,成為‘無聲的倒影’,這是我的行為規范!

        工匠精神:站穩三尺講臺

        作為一名具有多年教學經驗的專職教師,黃家雄教授對自身課程品質的要求近乎苛刻!按髮W講課是一種系統工程,需要一種對職業的投入、對課程質量的追求!

        什么叫優質課程?學生和老師雙向互動合作,雙方都能享受課程,并從中有所收獲,這才是優質課程。黃家雄表示,為了做到這一點,教師首先需要讀好“國家發展歷史”、“學界業界動態”和“社會意識”三本大書,建構起自身的價值體系;其次需要打好自己的專業功底,找準自己的專業方向,并學會從新聞傳播整體理論體系中抽絲剝繭;最后還要了解學生思想動態,以期尋求向他們傳授新聞專業知識和人生價值觀念的契合點。

        黃家雄說,新聞專業教學和新聞一樣具有“時新性”。在他多年從教新聞專業期間,新聞采訪、評論和寫作都隨著時間推移不斷發生演進,在新的時期產生的新理念、新成果、新案例,都讓新聞專業教學處于不斷過時的狀態。因此,即使教案早已背得滾瓜爛熟,他在每次上課之前仍會將講義翻個兩三遍,并將自己參加省級評選的報紙、電視新聞獎作品以及近期社會熱點事件、科研方向融入其中,力圖以精心設計的教案抓住“課膽”,提升課程的時新度與生機感,在三維空間里追求“三感”——崇拜感、燃燒感、魅力感。

        讓黃家雄遺憾的是,直至2007年退休,他也未能學會PPT等新媒體授課手段。然而,他卻以自己風勁蒼穹的黑板板書,和那厚厚幾本被粘上膠帶防止被翻爛的講義,給每一位上其課程的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坝∠笾,黃老師的課還是到課率最高的課程之一,大家似乎都覺得沒有理由翹掉黃爺爺如此‘辛苦’的一堂課。即使在課上聽聽他嘮叨,記點小筆記,也覺得這會是一種‘高等私塾學堂’的體驗!2010級新聞學專業的王同學如是評價道。

        散發余熱:延伸督導創作

        如今,懷揣著對教學崗位的熱愛,退休后的黃家雄教授還擔任湖北大學教學督導員。在教4樓的人文課堂里,學生們經常都會看到頭發花白的黃教授坐在教室中,雙目炯炯有神地認真聽課,不時做下些筆記,并在課后和課程教師進行討論交流。

        “現在學校一些新進的青年教師都有良好的專業背景,但在教學業務上缺乏系統指導,教學方法上也存在不足!秉S教授說,他在教學督導中會結合自己從教40多年的經驗,從備課、授課到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等方面開展指導,讓青年教師學會設置懸念、組織高潮、課程留白、回溯歸納,不斷改進教學方法、提升教學水平。

        在采訪最后,黃家雄教授對記者說,他目前正在加緊編排出版自己新著《新時評論綱》,他希望能緊跟時代的腳步,不僅要一直關心學院發展,自己對新聞專業的研究也不會停歇。
         
        289
        Tags:黃家雄 湖北大學 責任編輯:my1999
        】【打印繁體】【投稿】【收藏】 【推薦】【舉報】【評論】 【關閉】 【返回頂部
        上一篇黃家雄:半生耕耘、一心守望的新.. 下一篇田中陽—湖南師范大學新聞與傳播..

        論壇推薦圖文

        相關欄目

        最新文章

        圖片主題

        熱門文章

        推薦文章

        相關文章

        熱點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