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專業課
提前要申明的是本人報考專業是上海大學的新聞傳播學學碩,這一方面的經驗主要以我的備考為主,也加入一些考完之后的感受和感想。
對于考研而言,最恐怖的莫過于三跨生。面對完全陌生的領域,我們該如何開始認識這一學科,更重要的是該如何復習好專業課,作為三跨生,談談我的經驗,希望給同是三跨生的各位同學打打氣,借這樣一句話吧!如果本科沒有好好學習專業,就算考本專業也算是跨考,對我來說這句話很適用,我本科就是學渣級人物,所以對我而言考哪個專業都沒壓力,反正都是跨考,不過幸好是文科型的。
上海大學的新聞傳播學分為專業理論和業務兩塊,兩部分的復習方法既類似又有區別。類似在于首先都要處理好書本的復習,書本是考研的基礎。區別在于除了課本之外,理論更著重于一些結合熱點的理論分析或者直接是課本知識的延伸。而業務還需要實實在在的寫作功底(如消息和評論的寫作)以及對學術前沿的解讀,現在比較熱的如大數據,媒介融合等等。接下來分享個人具體的復習經驗:
首先是書本部分。
理論部分的幾本書中,最為重要的是《傳播學通論》和《新聞學引論》兩本,這兩本是入門最為重要的兩本書,但考試不一定就完完全全出書本上的死知識點,多借熱點考查理論或者考查書本的延伸概念等。今年理論部分的名詞解釋考了書本上的知識,但由于我個人大意,把它排除在了考查知識點之外,以為分類的這些東西不會出題,但沒想到打了我個措手不及,所以大家一定要重視基礎知識的識記,不能掉以輕心。業務部分,比較重要的是《新編廣播電視新聞學》和《新聞編輯》兩本,但也不是說其它的不重要,其它幾本書主要以名詞解釋為主,根據真題來決定復習強度。今年業務考了很多這些書上所沒有的概念,但都是一些常識,比如無冕之王,we media等,真題所透露出來的信息是,我們的復習不能閉門造車,一定要熟悉領域內的常識和一些熱點以及當前的學術研究前沿,這樣才能處變不驚。
重點書目一定要認真做好筆記,按書做也好,按專題做也好,自己方便就行。做筆記可以用兩種方式,一種是電子檔,一種是手寫,這也根據個人喜好,不過做電子檔的一定不能只看不寫,我就是采用這種方式,做筆記我屬于有筆無心,但后來你會慢慢發現筆做筆記的好處,既練了字,又鍛煉了寫字的速度,比空背更實用,后期我確實有點力不從心,特別是訓練真題的時候,所以推薦筆做筆記!
其次是真題部分。
所有科目的真題都是極為重要的,沒有真題的復習就好比無頭蒼蠅,盲目也不討好。真題透露的信息是很值得我們去分析的,比如近幾年的出題傾向,難易程度,與熱點結合程度,傾向于哪方面的熱點,政治多一點還是娛樂多一點,還是媒體自身,這都指示著我們的復習方向和重點。
對于真題的利用,一是通過真題分析書本的?贾攸c,上大經常出一些重復的題或者是知識點反復考,或名詞或簡單或論述等。二是利用真題培養做題感覺,體驗考研難度。如果你現在就是在考試,試題就是某一年真題,你能寫多少,你能想到哪些理論,你能論述幾個要點等,這都是檢測的最好方式。三是運用真題預測下一年的走向。每年的真題都能指示些東西,有些東西我說不出來,原諒我表達能力欠佳,但是我相信聰明的學弟學妹們一定能夠做到,反正相信真題用處極大。不至少做一套真題就上考場,實在是冒險!
第三是期刊論文部分。
論文的學習對于考研是必不可少的,也許剛開始看不太懂,這是正常的,自認為天才的當然另作討論。有同學會問,為什么考研還要看那些晦澀難懂的學術論文呢?這到底有什么幫助?
其實新傳考研,看論文比起背書來說是個省力的活兒,為什么這么說呢?有時候你背完一本書,可能很難涉及到,但有些同學看過一篇論文,做題真是下筆有神了。舉個活生生的例子:今年上大考了一個關于文匯報和新民晚報合并的事兒,在《新聞記者》上考前就有一篇論文詳細分析過這件事,就算沒有很理論化,但至少給了我們一些思考點,對于考研而言太重要了。當然,傳媒人論壇在考研熱點講座里,咱們親愛的山風學姐也給我們做過講解,要是你積累了這兩方面的信息,加上自己的一些臨場思考,我相信回答這個問題應該是游刃有余,而且考試信心大增。
論文的學習,不能急躁,需要學習的東西也很多,比如學術語言、比如理論分析,比如創新型的思考等,都值得我們作好記錄,看過就扔無益于考研。半個月一本,邊做邊結合書本思考,增進我們對一些理論的理解,理論只有放在現實中才能顯現出他的生命力和吸引力,當我能運用一些學術理論分析生活現實的時候,那種幸福真是難以言表,其中滋味唯有你們自己去體會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