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交代下成績
初試成績——政治74,英語78,綜合117,專業113,總分382。(估摸著應該是處于中游的成績,今年的專碩復試線是365)
復試成績,嘿~托這段時間在各論壇攢的RP,復試后總名次上升了五個~
先容鹵煮絮絮叨叨一陣。(以下內容都是等復試成績的那段時間寫的哈~)
其實,復試結果還沒出來,可是鹵煮總擔心過了這幾天,再接手些其他的事兒,晃晃悠悠等面試結果出來之后我所謂的考研經驗就會被自己給弄模糊去,so趁著現在還記憶猶新姐姐抓緊時間讓它出爐吧。
接著叨。今年武大新傳專碩的復試是在3月20、21日兩天舉行的,鹵煮提前兩天到武大的時候,新傳正對著的櫻花大道上的櫻花都還一個個嬌羞滴含苞著,結果最后一天復試結束后從新傳院走出來時,櫻花一下子就都開得差不多了,配上那個春日的陽光,一瞬間覺得整個世界都美好了= =~
好吧,進入正題。鹵煮在自己電腦上準備敲兩個部分,筆試經驗和復試經驗,覺得離明年初試還早,應該不會有人就開始想著復試經驗了吧(而且而且倫家也還沒有把握能成功入圍呢~嬌羞ing~~),所以倫家就先把筆試經驗給快快地敲出來,之后如果復試結果出來,結果理想證明姐姐的思路和方式是對的,鹵煮就再把慢慢敲出來的復試經驗給貼上來。中?!
正正題。分塊講~
一、考研這點事兒的由頭以及考前準備了的事兒
鹵煮畢業于某省城不算出名的一所一本院校,本科非新傳本專業,在大學所在的城市的地方電視臺工作了一年之后才決定再次考研的(畢業那一年考過學碩,當時差分數線5分的樣子吧,血淚史,鹵煮絕對屬于不達目的不甘心之A型血典型)。大概5月份,開始糾結是考學碩還是專碩好,后來給自己swot分析了一下,覺得最大的優勢算是一年的媒體工作經歷,加上還是想邊工作邊準備考研,于是選了個比較簡單的專碩。武大新傳專碩這兩年是輪流招生的,今年2014年對外是招的網傳和廣告,不出意外明年應該是新聞和廣電。個人本科對策劃方向比較感興趣,所以選了廣告方向。
考前集中找了下資料(見附),除了一大堆書本清單,關注了一些信息源外,個人覺得對自己幫助最大的是纏著一個當年剛考上的一個學姐的聊天經歷,后來前輩們的資料原始稿也是在學姐那兒拿到的,再后來初試復試之前學姐的鼓勵也給我很大的幫助,在這默默地給這個不泡論壇的學姐點三十二個贊。雖然當時那個學姐考的那一年跟我的專業不一樣,但是好像完全不影響我跟她取經吶╮(╯_╰)╭,正能量補充站啊。
二、英語
英語,鹵煮英語算是有點底子,大學四六級都是550+一次性過的,但是我自己的教訓是,英語萬萬不能輕視,英語二雖然比一簡單,但現在有往難的方向發展的趨勢,再者因為英語二簡單,你要是發揮失常拉開的分數就會比英語一大得多得多。所以,不要輕敵。
單詞。我正式開始準備英語是在7月份,紅寶書抱著啃。我很喜歡紅寶書每個單元前面有個單詞表,只有本單元的單詞沒有中文意思,要回顧一個單元的單詞的時候先看單詞表,想不起來意思的做個標記。記單詞是我一直沒有停的事情,我覺得背單詞對保持語感很重要,就算最后沖刺的時候因為要背專業課和政治不得不放一放英語,也不要忘記抽空看看單詞。另外,關于記單詞的方法,我一直推崇的是一本小藍本的17搞定GRE單詞的書吧,具體書名忘記了,按照艾賓浩斯記憶曲線規劃的一個計劃表,有點夸張但是方法修改一下很好用。
閱讀,不得不說提升考研英語閱讀的秘密武器,DXZ的歷年真題,雖然分析的是英語一的真題,但是追蹤溯源的分析方式是通用的,認真看完還能培養自己的西式思維方式,不過就是看起來慢了點,我的進度基本上是一個星期一年真題,搞了兩個月到11月份時間不夠了便轉戰英語二的真題,但當時感覺做英二的閱讀就是分分鐘的事兒了。真題加分析過了之后的基本感覺就是能大概把出題人的思路了,像那什么態度之類的題目我以前一做必錯的,后來基本不會再錯了?凑骖}的9月份之前,我是有做完一本XJ的2013年的黃皮150篇,感覺一般,只是在找感覺保持手感,做完提升不明顯。
作文,英語二的作文我是11月份開始有專門看的,因為題型跟英語一有點不一樣,所以專門買了老蔣的作文書看了,寫了大概一半的題目,大概熟悉后,12月份就只是背模板了,考試的時候我的客觀題估分是閱讀錯誤在2個以內完型4個以內,估計英語二沒上80,還是因為我的作文短肋,這玩意兒要提高,純粹就是基礎了,我現在在想提高英語作文就只能重新把新概念一、二中的基礎再過一下看有沒有效果。話說其實作文和口語關聯挺大的,最后復試中的英語口語,基本上一開口就有語法錯誤的大多是作文不怎么好好寫,像我,好在我發音比較磁性偏美式一點應該能加分一點吧(捂臉~)。
其他。真題,考前還是把老蔣的英語二的真題做了一遍,熟悉了下題型,也就是翻譯比英語一簡單,作文有點不一樣,其他的還好。翻譯,我就做真題的時候練了練,比一好翻。完型,基本靠練作文帶的語感來做的,也是只做了真題。
三、政治
鹵煮是理科生從文,提起政治就頭痛,可是可是還是那句話,你要是發揮失常會被拖下很多分的,所以鹵煮也只能咬牙啃政治。
客觀題。鹵煮基本上是從10月份才開始準備政治的,其實個人還是建議在當年的紅寶書出來前,還是要把肖的1000題中的馬哲部分結合以往的大綱解析做妥了。我10月開始看紅寶書其實有點趕了,到后來1000題就只是過了一邊沒有再回顧錯題,但是政治的客觀題其實在做踏實1000題之后應該就是能做到多選錯在3個以內了。得客觀題者得天下,借用學姐的一句話,目標是考試前你做的模擬題的客觀題單選多選最多只能各錯兩個。
主觀題。鹵煮最惆悵的主觀題,因為總覺著理科生出生不會編句子,不會就寫不出東西了,不過到后來一個月狂背的時候買了20天20題還有肖4,基本上就會背了。今年遇上十八屆三中全會,深化改革的關鍵一會,題目基本是圍繞全會的基本思想來的,加上肖四中壓中幾個大方向,所以考完政治之后感覺就還好,主觀題沒啥能取巧的,就是背,留個一個月狂背,背著背著就下筆如有神了。
時政。政治基本上我都是買的肖的系列,感覺肖的后續工作做得很好,微博上面的動態更新也很及時,時政的時候還有在北航出版社的網上有視頻和補充材料,所以我覺得不用報政治班,注意實時跟進肖的動態就好。 |